自我提升 | 忙碌到極致的人是如何廢掉的?沒有自審能力,再自律也沒用!

自我提升 | 忙碌到極致的人是如何廢掉的?沒有自審能力,再自律也沒用!

沒有自審的能力,再自律也沒用!盲目努力=變相安逸!

你身邊有沒有一些朋友每天總是特別的忙,忙著工作、忙著上班、忙著回復公司訊息,但是過了幾年生活還是原地踏步,沒有實質的進步。或許大家都聽過「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閒著」。 而廢掉一個人最隱秘的方式就是「讓他忙到沒有時間成長」。

現今社會很多年輕人都會沉浸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中。早上9點開始工作,忙到特別晚。甚至有時候大半夜還在回復老闆的信息。你可能會覺得每天的工作特別充實、每天都乾了很多活,但是你卻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成長」。

如果你每天忙到連看書的時間都沒有、忙到想培養新的能力時間都沒有,那麼你的成長是停滯的。你會淪為沒有價值的人,而最終被市場淘汰。市場最害怕的就是踏出校門之後就停止學習的人,想要用過去二十年讀書學習到的經驗和知識來去過往後的四十年、五十年。你覺得這個邏輯行得通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忙碌到沒有時間成長是怎樣讓我們廢掉的」,以及「我們可以怎麼樣利用習慣的循環力來培養自己新的技能」。

第一:砍樹的故事

如果一直砍樹,卻忘了把斧頭磨利,最終我們只會「事倍功半」。有個年輕的樵夫上山砍柴,不久另一位老樵夫也來了。到了傍晚,年輕的樵夫發現老樵夫雖然比他晚查實的砍的柴卻比他多。於是他暗暗地下了決心隔天要更早地到山上來砍柴。第二天,年輕的樵夫很早就到了樹林里砍柴了,沒想到當他跳著木頭回到柴房一看,老樵夫砍的柴依然比他多。連接幾天,年輕樵夫都比前一天更早更努力砍柴而晚上回的也更晚。最終,滿腹疑問的年輕樵夫終於忍不住問了老樵夫疑問,老樵夫便說道他每天下山回到家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磨斧頭

自我提升 | 忙碌到極致的人是如何廢掉的?沒有自審能力,再自律也沒用!
自我提升 | 忙碌到極致的人是如何廢掉的?沒有自審能力,再自律也沒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也不可以忘記成長。所以要一邊做事、一邊充實自己。過去的時代或許只要努力砍柴就能夠生存,但是在變化迅速和高度競爭的時代,光是砍柴是不夠的!而是要邊砍柴、邊磨斧頭,不斷地充實自己。

第二:忙到沒時間成長

從這個樵夫的故事,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最近這一個月忙嗎?最近一年忙嗎?在這麼忙碌的時間當中成長了多少?你的刀有在磨嗎?如果我們忙碌到連讀幾篇好文章、看幾頁書都沒時間,忙到一些技術相關課程時間都沒有,就要認真正視這個問題了。因為我們很有可能成為了故事中的年輕砍樹人。

看著自己一日復一日早起工作忙到深夜還要加班趕報告,但是你問問自己在這一個月、半年、一年到底進步了多少?為什麼會說是「廢掉」呢?因為學習是一種習慣、成長是一種習慣、精進也是一種習慣。如果你在這一兩年力都忙到沒有時間成長,最終你也會習慣每天不成長的狀態。麻木地努力就是變相的安逸。畢竟不成長本身也是最讓人舒服的狀態。因此時間長了,你就會喪失成長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忙碌的與您是機械重複的勞作,那麼忙到沒時間成長就足以毀掉它。一個過於忙碌的人的注意力已經被消耗殆盡。沒有精力顧及身邊所發生的其他事情將會一直被「忙碌」所限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精力管理。其實不是自己沒時間,而只是你的優先次序不一樣。

第三:優先次序

自我提升 | 忙碌到極致的人是如何廢掉的?沒有自審能力,再自律也沒用!

每天,你都在不斷地應付各種問題而這樣看起來的確是非常忙碌,但是你從中到底得到了什麼?人就像一台電腦,如果每一天只顧著「輸出」盡自己所能去完成各種工作,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只能夠勝任那些「重複性」的工作而完成不了那些更難的工作了。

為什麼?因為你沒有「輸入」!

你每天都很忙,沒時間陪伴家人、處理人際交際關係、鍛煉身體、沒時間自我提升,時間一長你的思維就廢了!一個人慢慢廢掉的表現不是等到他發現不會,而是當他忙到沒時間學習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因為你沒有吧自我提升看得有多重要!

你選擇提升思維和健康的生活是在你忙完之後多餘的時間去做的。但恰恰好,自我提升才是你這一生中最需要一直堅持的事情,決定什麼是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第四:習慣的機制

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當中,作者就有提到了一個習慣迴路分為三個部分。

暗示習慣行為獎賞。暗示就像是開關一樣,當你看到了暗示就會下意識地聯想到了自己得到的獎賞,不用別人鼓吹你自己就會去完成這個慣常行為而得到獎賞。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打遊戲的人,手機的存在對你來說已經不再是和人溝通的工具。相反的,當你看到手機就會直接聯想到遊戲,並且透過遊戲的刺激帶給你精神上的興奮感。這就是暗示和獎賞的直接關係

因此想要改掉這個習慣,我們就必須要除掉暗示。但是同樣的,如果你可以善用這一種暗示和思維開關就可以很有效的讓自己進步起來。舉個善用暗示開關的例子,如果每天都想要讀五頁的書,就把這個動作和敷面膜綁定在一起。這裡要注意的是,敷面膜這個習慣是原本每天都會做的,而看五頁書是我想要培養的新習慣。敷面膜成了我的暗示,看五頁書就成為了慣常行為。只要連續敷二十一天提醒自己敷面膜,就安靜先來讀五頁書。那麼這個習慣基本就可以養成了。

把一個舊的習慣和想要培養的新習慣綁定在一起,如果想要有更加強烈的效果可以選擇加上一個獎勵。比如敷了面膜看了五頁書,可以獎勵自己一小杯紅酒。當暗示、慣常和獎勵循環機制運作之後,就可以非常輕易培養一個好習慣了。

再舉個例子,吃飽飯之後散步半小時,暗示是吃飯時間二慣常是散步。所以吃飽飯就去散步,在散步的時候帶起耳機給自己半小時的時間聽書、聽音樂,要思考。作為一個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必須要常常提醒自己「思考是非常重要」。而在散步的時候能夠思考,能好好處理思考方向從而復盤很多事情。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是「生活被工作填滿,該辭職嗎?」蔡康永說了一句話「生活,不要被工作填滿」。但是生活應該被什麼填滿?生活之所以填不滿,才是它最迷人的地方。除了工作,我們想要有健康、朋友、自我的精神世界、進步的自己。就像一日三餐天天大魚大肉肯定不行,還需要青菜搭配營養。反過來也一樣,人不能夠只吃青菜。

總結

每個人每天都在為生活打拼,就像「彈簧理論」中提到我們需要把自己壓得足夠低,反彈才可以更高。但是在埋頭苦幹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抬頭找答案。今天就開始復盤和思考自己過去在這段時間這麼忙有沒有保持進步?無論是思維上的進步或是技能上的進步,如果沒有,那麼可不可以幫自己培養多一個新習慣?讓這個習慣自動運轉起來。

看書記得要磨斧頭。

共勉

更多理財知識【點我

更多創業知識【點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