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自卑,驅動著人類的進步,卻也讓某些人就此沉淪。這兩者的差別在哪裡呢?

今天來看的這本「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Alfred Adler)的著作。要想了解他所主張的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我們得從一個問題開始說起「人生對你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一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需要真的回答,只需要觀察他的生活方式。一個人選擇科系的準則是什麼?三間公司在面前他會如何篩選?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就代表了他對人生的詮釋。而這套詮釋的方式最初我們是從母親身上學習的。

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最初的照顧著

一個嬰兒出生之後,母親就是他的全世界。這位母親的重責除了照顧嬰兒,還有另一個責任,那就是——教導嬰兒如何去合作,然後將這種經驗擴散開來至整個社會。有些母親教導她的孩子如何與她互動卻不是學會跟人類互動。有些母親甚至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孩子有她就夠了,這樣的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被寵溺的孩子。他對這個世界的定義是「生活意味著,我應該被視為重要的人得到所有我想要的東西」。但家庭之外的情況並不如這個孩子的預期,在學校的付出不一定會有讚賞、職場裡的努力也不一定會有掌聲。這些挫折引發的自卑感,影響著他們的一輩子。

另一種相反的則是被忽視的孩子。母親及父親可能在孩子出生後就置之不理,當孩子發出需要被關心的訊號時,爸爸玩著手機而媽媽一眼都不願意給他,這樣的孩子對世界的定義是「即使我無法獨立完成,我也接不請求協助。因為沒人值得我去信任」。這樣的孩子往往低估群體合作能夠帶來的效益。在進入校園時成為獨行俠,看待人和事務總是冷冰冰,畢竟他的父母就是這樣對待他的。

第三種孩子則是身體有缺陷的。好比一個女孩的左腳無法正常行走,所以當這個孩子的「心」想去控制他的身體時就會力不從心,於是她的心就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控制身體。以至於這樣的孩子容易將個人目標放在個人身上。因為他為了控制身體已經耗盡了所有精力,根本沒辦法看到群體的目標。

上述的三個孩子,他們詮釋這個世界的眼鏡就是根基與他們的幼年階段。這副眼鏡可以再往後被調整被校正,而擔任這個角色的人可以使家庭嗎?

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凱麗走進診間像他心理醫生說「我長大以後,對於那些年紀比我小的女生都有種本能的排斥感,但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醫生看了凱麗的資料,成績優異、婚姻美好、工作不錯,那問題倒地時出現在哪呢?

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個場域,但有些家庭在成員定義上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好比在傳統社會中,男性容易被當成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如果一個男性因此而想去主宰整個家庭,使喚他的妻子或是控制他的孩子,那麼這個家庭不可能健康。另外一方面,如果一個妻子因為自己沒有提供經濟資源,視自己為附屬關係的話。那麼家中的孩子就會得到一種觀念「婚姻就是種屈服和奴役的關係」,這樣的孩子或許會因此改變性取向或是改變他跟異性相處的方式。

若父母不想傳達這種錯誤的觀念,就要用行為來說明「在家庭中,每一個人做的每件事都是合作的一部分,沒有誰比誰重要」。不是拿錢回家就可以發號施令,不是管家務的就該被任命使喚。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相同的權力是孩子應該學習到的,除了父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兄弟姐妹間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家裡的老大,出時就獨享了全家人的關心和愛護,他以為世界是這樣運作的。但兩年之後,一個弟弟或者是妹妹的降生就會讓他錯愕,因為家人的部分注意力都被奪走了。他對這個弟弟或者妹妹的第一反應是敵對而不是合作。他認為這個人事項罷黜他的位置,如果這樣的觀念沒有經過父母的矯正,這孩子就會開始變得比過去更頑皮,甚至會故意把一些事情搞砸一次來吸引父母照顧。而這些行為後果可能真的會讓他失去了父母的關愛。原本是一時性的轉變後來變成了常態。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習慣用手段來引起其他人的關心,例如在學校導彈或是在假裝病,其實他們只是希望得到一些注意力。

再來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孩子,這些孩子往往是兄弟姐妹中最雄心勃勃的。因為站在他面前的是許多可以追尋的目標,努力讓自己超果果哥哥姐姐就變成了驅策他的動力。但這樣的孩子如果讓競爭心態佔據心理,可能會發現在每次達到一個目標時,又發現其他方面落後許多,這會讓他們產生一種「無論我再怎麼努力始終還是無法超越他們」。這種想法出現在他們心中,懶散和放任行為就會出現。於是這樣的孩子不是家中最勤奮的就是最懶惰的。

家中若是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對待這個孩子的方法就更為重要。因為獨生孩子從小就接收到父母的全部注意力,所以他可能做任何事的動機都是為了尋求他人的認可。如果得不到他們就不做。而且獨生小孩在最初的那幾年沒有相仿年齡的同住者與他進行合作。他們會把合作這件事限縮在父母,等到環境變成了學校或職場,他們之前所學到的能力就會不敷使用。

回到診間,醫生叫凱麗回想小時候的記憶。凱里想到的畫面是妹妹與母親一起嬉笑的畫面,她的妹妹分走了父母的注意力。他不再是家裡唯一一個被照顧的人。由此可以看出,兄弟姐妹的關係和同種在一起的樹,如果當中有某棵樹得到更多的陽光,隨著這棵樹的成長一定會阻擋到其他的樹本應該的陽光。而一個人的家庭地位對一個人的未來生活的方式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

父母能做的就是公平對待每個孩子,再來是教導他們什麼是正確的「合作」,以及合作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一個能學習到合作都是以自我利益為重點,那他始終會把其他人當成敵人。當一個人願意將目標放在群體共同利益,父母對另一個孩子的照顧只是為了讓家庭往前走,敵意才可能消失。拿到印記才不會在長大後隱隱作痛。

接著說到校園是孩子學習跟家庭以外的人合作的地方。但對有些孩子來說,那裡卻像是地獄。

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校園

孩子初次來到校園的反應就是他幼年時期的寫照。如果一個孩子開學第一天就開始大哭大鬧吵著要回家,大致上可以推估他是個被寵溺的孩子。在家裡他是君王,在這裡卻要他當個唯命是從的軍人,哭鬧是他想回到溫暖懷抱的哀嚎。

另外個孩子喜歡搗亂,到處破壞花草樹木或是捉弄同學。這些行為目的是為了引起關注。這樣的孩子他的幼年階段可能是被父母忽略的,他一切行為準則就是極力獲得注意力。被老師懲罰是他們勝利的象征。對他們來說寧願被打被取笑也不能被忽視。但學校一直以來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讓學生對課程感興趣,這也是教育單位做的最不理想的。

想想某一個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因為成績的關係時常成為同學取笑的對象,甚至老師會在班上直接批評他。那這個同學會怎麼想呢?我們也可以推估他會拿這些嘲笑和處罰是為他不值得為學習花心力的證據。接著呢,他可能會從其他方面找到歸屬感。這方面可能是體育也可能是音樂但也有可能是黑幫分子。他會想「在學校沒人會在意我的想法,但我的兄弟會照顧我」,於是走向歧途的憾事就會一再發生。

教育機構卻還為之找出藉口,最常見的藉口就是測驗分數。他們端出測驗分數並大聲嚷嚷著「你看!這孩子就是不會讀書啦!」不負責任的父母也喜歡這討說法,仿佛將一切壞結果退給遺傳或天資,自己就能推卸責任似的。

但教育的意義真的是這樣嗎?教育最大的困難不是孩子真的有哪些不足之處,而是他自認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我們今天給一個孩子貼上一個「成績差」的標籤,然後叫他去做教室的最後一排,孩子也從這些生活經歷中學習到「看吧!我就是天生無法」,於是就自暴自棄讓悲劇重演。

我們從錯誤的第一步來看,許多學校習慣採用能力分班,但這是一種消極的做法。有些孩子不是學習不好,而是他還沒準備好要學習。來讀書的學生有些來自富裕的家庭,他們早在三歲就開始補全科,有些孩子則從小要幫忙務農。他們在學校前幾年還在摸索何為學習,但是學校分班讓這些還沒準備好要學習的學生認為自己天生學不好。「學得好」的學生給予自己的優越感,其實心態油然而生。

教育機構要做的並不是讓學得好的學生學得更好,而是要讓所有需要教育的孩子都能收到公平教育。再來是教學方式,對於對課程不感興趣的學生來說,一旦讓他們在某個領域有了自信,就更容易刺激他們在其他方面也產生興趣。老師應該去找到該名學生感興趣學習的領域並協助他摸索。當他從這門科目獲得成就感之後,就會想把這種經驗複製到其他科目了。

最後是糾正做法,一旦老師在公開場合去批評某個學生,說他有多懶惰多不上進結果這位學生不止聽不進去,甚至更加怨恨。可若老師今天是在課堂上問學生「你覺得懶散的原因是什麼」,並請大家發表意見。那些真的不用功的學生在沒有感覺到自己是被攻擊的對象時,才有可能張開耳朵進而改變他們的行為。

身為孩子的父母或照顧著能做的有哪些呢?

首先是教導孩子前因後果最重要的是問題的解決辦法,必須有責任的引導讓孩子學習如何正確思考和在遇到困難是如何面對,也要勇於向長者打開心扉表達疑惑。

許多在童年沒有被善待的孩子都往往低估了合作的效益,也搞錯了解決事情的方法。就像0對一個竊賊來說,他想解決的問題就是貧窮而想到的方式就是偷竊。對於一個殺人犯來說,他想解決的是跟這個人的紛爭而解決方式就是讓他斷氣。

無論是站在心理醫生立場亦或者是一個肯為孩子花心思的父母,都得讓孩子知道如果想要達成目的,有很多其他方法。這些方法若能在共同利益至上,才能被社會認同。只對自己有益的解決方法對社會來說沒有意義。

自卑與超越 |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不完美人生指引

自卑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卑感,因為縱觀全物種,人類並非最強悍或最有生存能力的。但「自卑」卻也是人類得以推動社會進步的源頭。想想如果人類足夠強悍,所以醫療產業才能夠日益進步。

但並不是所有自卑都會忘好的方向前進,就好比有個男人從來不談戀愛,身邊的朋友都問他「你怎麼都不找個伴呢?」他的理由可能是「我的標準太高了,能看上的太少」。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了這個人利用一種虛設的優越感來掩飾他的自卑感。他可能在幼年時期無法學習到信任他人,於是每次他只要跟另外一個人靠的太近就渾身不自在。而這些行為說到底,他們採用的方法是努力催眠自己或是自我陶醉,卻不是努力去戰勝挫折。

阿德勒只要在診間遇到這種病人總是會說「去試試看,先別管結果如何」。

我們不該被幼年時期所鑄造的那副眼鏡影響一輩子,每個人固然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我們找到為什麼會這樣做決定或是那樣生活,它的背後是怎樣的自卑感再驅動。如果是因為別人而造成你不好的回憶,那就告訴自己那不是你能夠控制的。如果原因出於在你自己的膽怯,就想想桑德伯格(Sherly Sandberg)說過的那句話「如果你沒有恐懼,你會怎麼做?」

共勉

更多理財知識【點我

更多創業知識【點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