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巔峰 | 為什麼拼命的人總是不會先升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如何休息和練習,保持巔峰!

如何保持巔峰 | 為什麼拼命的人總是不會先升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如何休息和練習,保持巔峰!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學習是個不可少的過程,但在學習成長中有兩個迷思經常被討論。

「做得越多,是否成果越好?」

「壓力越大,是否成功速度越快?」

關於第一點,有不少書都有在專門討論像是「少,但是更好」或者是「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這類的書籍。至於第二點就比較少人在提,今天我們就從「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這本書來補充這方面的知識。

故事

很久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或許是虛構因為以寓言為重。一位年輕樵夫和老樵夫比賽誰砍的樹更多,年輕樵夫覺得自己肯定贏定了,或許技術不如老樵夫純熟但體力和力量還有意志力絕對碾壓。比賽當天,年輕樵夫馬上就一棵接著一棵地砍,速度之快讓眾人覺得年輕樵夫贏定了。反觀老樵夫看的速度雖然穩定但會不時跑去休息。然而比賽結果令人大吃一驚,老樵夫看的書竟然比年輕樵夫多好幾棵。事後年輕樵夫跑去請教老樵夫,只見老樵夫拿起紙和筆在紙上寫後交給年輕人。年輕人打開後上面只有五個字「記得磨斧頭」。

這個故事背後的道理是要人不能只懂得拼命去做,還要懂得磨練自己的能力

說書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布萊德和史蒂夫會從科學角度來告訴你為什麼「磨斧頭」很重要。布萊德目前是運動科學的專欄作家,在之前他是很多人口中的「比你優秀又比你努力的人」。憑著優秀的學校成績每週又工作七十個小時,他在24歲就被邀請到白宮發表研究成果。另一位作者史蒂夫是頂尖長跑好手的教練,他帶的學生是有資格參加奧運的而他本身年輕時也是運動好手,曾經是全美1英里比賽記錄的保持人。

他們身上有很多共同點,「對目標明確」、「喜歡挑戰困難」、「非常拼命」。但或許這一個是讓你更好奇的點,他們雖然在年輕時就創下了驚人的成就而後來卻沒有再創下更高的巔峰。為什麼?原因不是他們能力不夠而是他們遇到了現代人可能遇到的問題「源源不絕的壓力,導致過勞倦怠」,這也是他們後來認識並想一起寫這本書的原因。他們從自身的問題出發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厲害可以歷久不衰的成長下去。

經過他們多年研究後,對象包括突破年齡限制的運動員或是腦力工作者。最後得出一個成長公式。「壓力+休息=成長」。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解釋這個公式,可以這樣比喻——人生像是一場馬拉松,你必須懂得怎麼配速,也必須懂得如何準備。學會在練習與休息兩種狀態之間切換,讓身體和心智重新回到巔峰狀態。

簡單來說,這本書是要教你如何運用壓力和休息進而長保高成就的方法。而其中這個成長公式就是這本書的重心。

如何保持巔峰 | 為什麼拼命的人總是不會先升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如何休息和練習,保持巔峰!

第一部分:這個公式的道理是什麼?

一直以來,人對工作都有個迷思。好的工作表現和健康是否相衝突?成長是需要靠壓力這是一定的,但想要成長更不能少的是「休息」。就拿健身來舉例,鍛煉肌肉主要可以分為肌力的訓練和肌肥大的訓練。但不論是哪一種,舉的重量都是關鍵。舉太輕可能沒有效但是局太重或是舉到力竭可能還會硬撐就受傷,要訓練到你要舉的是適當的重量。

這個適當的重量就是成長公式中的壓力,適當的壓力才可以幫助肌肉成長。人的肌肉在鍛煉後會被破壞接下來要修復才會更強壯或變大,下一次才能挑戰更大的重量。這也是公式中的休息,有計劃的休息、足夠的休息。

這個鍛煉肌肉的道理同樣能夠用在工作和生活裡。想想看,當你白天進行的是有挑戰的工作傍晚是不是都覺得特別累,需要睡一覺才會恢復精神?有趣的是,起床後你對於昨天的工作內容可能因此更有想法。這個就是休息跟鍛煉的交互作用。你白天遇到困難的事情就是在給予大腦和身體壓力,晚上休息除了恢復體力,大腦也在幫你重建白天學習的事情。

「壓力+休息=成長」的“ + ”其實是代表切換的意思,要學會在壓力和休息之間有計劃的切換才會真正的成長。另外,這種切換是有周期性的,有短期也有長期。短期就是白天工作晚上睡覺,或是工作30分鐘休息5分鐘,這個是人的本能。但長期就不同,你如何在一個月或是一年之中計劃你在壓力和休息之間切換將會分出你和其他人的不同。

第二部分:有害的壓力?什么样的压力才有帮助?

過度的壓力會導致什麼問題?「過勞」是最明顯的。對多數人來說,一時的壓力通常問題都不大,但如果是不斷積累而消磨精神的壓力就會有麻煩了,不止健康會出問題心態上也可能會出現工作倦怠。

或許你會想「是不是休個假或者是換工作就好了?」,其實是有幫助但是過度的壓力來源不一定是工作本身,還可能是對職場大環境的假想敵意。當你看到其他人好像都不用休息一直工作取得成就,你會焦慮覺得自己也不能休息。但人不是機器,過勞死不是沒有可能的。

書中提到一個極端的案例,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實習生連續工作 72 小時之後被人發現死在浴室里。驗尸報告說是癲癇發作身亡,但很難不聯想是因為直接或間接過勞而引起。所以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我們的努力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超越自己」。這樣的話,除了你的動力會更專注在自己的使命感上,你也會學習如何調配自己的速度而不是拼命追趕別人成功的假象。

過勞的壓力會致死,但壓力過小也沒用。所以要如何區分好和壞的壓力,不防回想自己遇過的挑戰。如果事情太難,是不是會令你沮喪而想要放棄?真正能夠引起你好奇心想要繼續做的,正是那種有點勉強單你又能夠期待完成的挑戰。

所以當你嘗試選擇壓力的時候,要衡量任務以及目標的難度,否則壓力太大會傷害到你的健康;目標太高也會讓你沒有動力。至於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可以試著從範圍的概念去調整,先從範圍小的事情開始,如果覺得做起來很輕鬆沒有成就感,那麼下次就要把完成的範圍加大。反之,如果你做起來很焦慮甚至不開心會擔心自己無法完成,就把範圍縮小一點。

舉幾個例子,譬如寫文章先從字數少的開始寫,而不是一下就寫上萬字。運動先從十分鐘開始而不是三十分鐘。負責專案先從範圍小的題目開始或者是團隊人數小的方案開始。每個人的工作領域都不同,但範圍大小這個原則都適用。

如何保持巔峰 | 為什麼拼命的人總是不會先升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如何休息和練習,保持巔峰!

第三部分:透過休息恢復體力心智

學會承接壓力的方法後,我們可以參考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的關鍵。「休息」。

作者在研究表現特別好的運動員時,發現他們都會在高強度的訓練後安排低強度的訓練。這種高低強度切換的方式有助於他們保持體能的高峰同事也不會讓雞肉真的進入休眠的狀態。

當然這些運動員同場已經是天選之人,但是他們身上依然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其中書中就有提到兩個種類的休息,每個人都可以多練習。第一種:高品質睡眠、第二種:提升創造力的休息「放空」

高品質睡眠很重要,如若睡不飽會導致你的心情和工作效率肯定處於低點。可想而知,如果你能夠把睡眠看成是一種技能,你長期的表現就會有多好。

「放空」有很多種方法,共同點是讓你的大腦處在放鬆但不是睡著的狀態下就像洗澡或者是閉上眼聽音樂。此外作者還特別推薦一種方法,「散步」。根據史丹佛一項研究,散步能更有效的完成工作。

研究人員把對象分成三組,在室外散步和在室內散步和完全沒散步。結果發現在室外散步六分鐘的人想到的點子比完全沒有散步的人多出60%。在室內散步的人也會比完全沒散步的人多出40%。簡單來說散步對想出新點子的可能性是顯著的。

總結

兩位作者整理出的一個成功公式:壓力+休息=成長。這個公式值得我們隨時提醒自己。

適當的壓力能夠幫助成長,選擇挑戰超出自己能力一點的任務完成後會更有成就感,也會逐漸培養抗壓能力來挑戰更難的任務。

休息是成功的一部分,懂得如何休息能有更好的狀態。

一定要記得,休息不會讓你錯過很多事情,不休息才會讓你錯過更多。

共勉

更多理財知識【點我

更多創業知識【點我

Scroll to Top